柳州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汉王朝最后的宦官外戚之争,董卓入京前一夜的流血屠杀

网络整理 2019-05-31 国内新闻

增渊龙夫说:“章帝以后的内朝的历史,是围绕谁实际控制政权而展开的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激烈争夺的历史。”

刘辩即位,何进秉政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驾崩,随后时年十七岁的皇子刘辩即位。汉灵帝一共有两个儿子,何皇后生刘辩,王美人生刘协。

汉灵帝生前钟意于刘协,认为刘辨“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但是刘辨有个好妈,还有两个掌有兵权的舅舅。何皇后受宠,何进手握重权,所以汉灵帝迟迟没有定下太子。

东汉王朝最后的宦官外戚之争,董卓入京前一夜的流血屠杀

电视剧《新三国》刘协剧照

直至汉灵帝病危,他把刘协托付给蹇硕,但是蹇硕轻敌于何进、何苗二人,汉灵帝驾崩后,蹇硕密谋诛杀何进然后辅刘协即位,不想被自己的司马潘隐背叛,泄露消息给何进,被何进逃脱。蹇硕密谋诛杀何进不成,只能按照灵帝遗诏办理后事,第三天,刘协成功即位,何皇后变成了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同辅政,掌握尚书台。

何太后临朝,何进秉政,蹇硕自知不会有好下场,再次密谋诛杀何进,但是又一次“遇人不淑”。蹇硕把自己的想法透漏给了中常侍赵忠等人,想获取他们的支持,其中的中常侍郭胜,他和何进是老乡,而且何太后和何进能有今天,郭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何家的亲信。郭胜和赵忠等人商量以后,决定把蹇硕的书信给何进看,站在何进这一方。于是蹇硕被何进诛杀,同时蹇硕所统领的西园军也归属了何进。

何进欲诛宦官,却遭全家反对

东汉时期政权长期受到宦官和外戚交替控制,而且宦官控制政权,是因为外戚长期垄断政权导致的。

汉章帝以后,相继由幼主即位,先是窦氏、邓氏、阎氏,随后又有梁氏。外戚掌控政权,皇帝自然不满,于是依靠宦官来对抗外戚,夺回权利。窦氏死于宦官郑众等人,邓骘之死也有宦官李闰的影子,梁冀死于宦官单超等人。

宦官和外戚之间相互斗争,在何进秉政时期也不例外,在杀蹇硕之前,袁绍的门客张津就劝说何进应该打压宦官和永乐太后(董太后),何进就很赞成。蹇硕死后,袁绍就向何进提出要进一步诛杀宦官,效仿陈蕃窦武,完成他们未竟之事,这遭到了何太后的反对。

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宦官的原因很简单,何太后出身贫贱,她自己就是靠着宦官的支持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当年何太后还是何皇后时,下毒杀死了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汉灵帝一怒之下要废后,还是宦官们求情才逃过一劫。而且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和何苗,也都没少收取宦官的贿赂,换句话说,整个何家都受过宦官的好处,那为什么何进坚持要诛杀宦官呢?

征召外兵,威胁太后

何家出身卑贱,本是“以屠为业”,并非什么名门望族,能有今天殊为不易,何进也想把何家变成名门望族,自从党锢解除后,何进就开始征辟士人,往圈子里凑。刘辨即位,他和袁隗共同辅政,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是世家大族,他也重用袁绍,在整个大的背景下,是少有士族对宦官有好感的,何进想诛杀宦官,多半是为了让何家跻身于世家大族,把何家和宦官划清界限。

但是由于全家反对,诛杀宦官的计划迟迟不能落实。因此,袁绍的馊主意来了,他提出召集地方的将领,引兵进京,威胁何太后,诛杀宦官。

陈琳立刻表示反对,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何进坚持诛杀宦官,根本不需要外力,手里的兵足够了。《魏书》记载了曹操听闻此事后,也认为何进征召外将必败的看法。

但是这时候的何进根本没有理会陈琳的意见,他派出多人前往各地征调将领,其中在是否征调董卓一事上,再次有反对的声音发出。汉灵帝活着的时候,董卓就不肯交出兵权,带着五千骑驻军河东。卢植和郑泰表示,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贪得无厌、薄情寡义,一旦进京,怎么送他走?

东汉王朝最后的宦官外戚之争,董卓入京前一夜的流血屠杀

电视剧《新三国》董卓剧照

但是何进依旧坚持征召董卓入京,征调外地将兵士的计划开始实施。

何进召董卓于关中上林苑,派王匡去徐州、派张杨去并州、派张辽去河北征兵,召桥瑁于成皋,还让丁原一把火烧了孟津,火光冲天,照亮了雒阳城,为诛杀宦官造势。

火光于天明,何太后依旧不肯下令诛杀宦官。何苗开始了他的劝说。何苗本来不叫何苗,他叫朱苗,何进和何太后是同父异母,何太后和何苗是同母异父,所以何进和何苗是异父异母的兄弟。

但是何苗的一席话说到了何进的软处,导致了何进的犹豫,何家从贫贱到富贵,就是靠着宦官的支持,国家大事,谈何容易,而且覆水难收,理应深思熟虑。

这让袁绍看不下去了,在袁绍的催促下,何进以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王允为河南尹。王允早年得罪过宦官张让,是何进和袁隗求情,才保住一命。

同时袁绍催促董卓等人加快速度,准备进军平乐观,到了这时候,何太后才慌了。

何进之死

何太后遣散了宫中的中常侍和小黄门,只留下亲近之人。而宦官们当时还没有认清楚是谁要对他们下手,还去向何进求情,企图躲过一劫。何进此时还假惺惺的劝他们在董卓来之前赶紧跑。

可是袁绍不愿意放过宦官们,袁绍假托是何进的意愿,在各州郡查办宦官的亲属。宦官们辞职回乡的路被袁绍堵死,而董卓等人在城外虎视眈眈,何进靠不住,只有何太后身边才是安全的,这群宦官们又回到了宫中任职。

此时的何进只有一条路走到头,必须把宦官的赶尽杀绝。

八月二十五日(戊辰),何进来到长乐宫再一次劝说何太后诛杀宦官。何进的突然拜访让宦官们很是警觉,张让派人偷听了何进和何太后两人的谈话。这一次,宦官们终于知道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谁了。

在何进即将出宫时,宦官们诈称何太后要再次召见何进,而张让带着段圭、毕岚等几十人手握兵器等着何进一步步走向死亡,尚方监渠穆在嘉德殿前拔剑斩杀何进。

张让等宦官在杀何进之前几句话问的很好,

《后汉书 何进传》:“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

东汉朝廷的腐败,绝不仅仅是宦官的过错,何太后有难,我们也出力相帮,这只不过是为了依托你们何家,只求自保罢了,而你却想对我们赶尽杀绝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公卿之下忠正清廉者又有谁?

政变及灵帝纪时间考证

何进死的时间在《天文志》有准确记载,为“未冥四刻”,即8月25日黄昏前4刻。

何进已死,张让等人决定以樊陵为司隶校尉,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知道这个政令后,很是奇怪,准备和何进确认一下,结果见到了何进的人头。

东汉王朝最后的宦官外戚之争,董卓入京前一夜的流血屠杀

《后汉书 灵帝纪》

这是《后汉书·灵帝纪》对此次政变的时间记载,但是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辛未,根据史书的行文,不可能这样两个辛未在一句话中并存。学者陈景云也发现了问题,写道:上文已书“辛未”,不应复书。

而且根据《后汉书·何进传》:“明日,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还宫”,可知刘辨是第一天出宫,第二天才回来,是两天的事情,那么《后汉书·灵帝纪》中的两个“辛未”绝不是因为重复,多写了一个,而是存在错误。

戊辰、己巳、庚午、辛未,这是正常排序,《灵帝纪》中并无己巳,多了一个辛未,而且刘辨出宫和回宫不在同一天。那么可以得知灵帝纪八月的时间记录有误,戊辰(25)、庚午(27)、辛未(28)、辛未(28),应该改为戊辰(25)、己巳(26)、庚午(27)、辛未(28)。

所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二十五日(戊辰)黄昏前四刻,何进死。张让等人决定以樊陵为司隶校尉,许相为河南尹。吴匡、张璋得知何进的死讯后,和袁术联军进攻宫门,久攻不下,袁术放火烧了南宫的青琐门和东、西二宫。

东汉王朝最后的宦官外戚之争,董卓入京前一夜的流血屠杀

东汉洛阳城遗址平面图

二十六日(己巳),张让、段圭等宦官挟持何太后、汉少帝刘辨、陈留王刘协以及一些官员准备前往北宫。尚书卢植不同意,拿着兵器站在阁道窗下,数落段圭,于是何太后被段圭释放,得以脱困。同时吴匡和何苗发生了矛盾,何苗自始至终都不是跟何进站在同一战线上,何进死,吴匡身为何进的部下悲愤之余怀疑何苗和宦官合起伙来杀了何进,于是吴匡带着董卓弟弟董旻和何苗战于朱雀阁,何苗战败被斩。

二十七日(庚午),被张让等宦官任命的樊陵、许相被袁隗、袁绍斩杀,而且袁绍关闭北宫门,和吴匡诛杀宦官,不管年龄大小都一并杀死,有人因为没有胡须而被误杀,只能脱下裤子证明自己不是宦官而逃过一死,杀了两千多人。

张让、段圭等人继续劫持刘辨,带着刘协步行出洛阳北门,逃出宫外,向小平津奔去。随后卢植和闵贡追到了他们,最终张让等宦官投河而死。

东汉王朝的最后一次宦官和外戚之争至此圆满结束,何进死于宦官之手,张让等宦官跳入了滚滚黄河之中。

二十八日(辛未),在回宫途中,崔烈、闵贡一行人带着刘辨和刘协遇到了姗姗来迟的董卓。

参考资料:

卢弼:《三国志集解》

范晔:《后汉书》

(日)增渊龙夫:后汉党锢事件的史评

本文作者:天飞鹤(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672075037769780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董卓   何进   何苗   东汉   汉灵帝   蹇硕   袁隗   袁绍   汉献帝   王允   郭胜   赵忠   尚书台   废后   卢植   曹操   汉章帝   刘辩   历史   丁原   徐州   朱买臣   汝南   张辽   梁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