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纸币鼻祖——北宋“交子”源起缘灭的历史

网络整理 2019-05-13 国内新闻

早在唐代,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异地兑换的票券——“飞钱”,但飞钱虽然具有信用货币的性质,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两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达,产生了“交子”。“交子”产生于北宋,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纸币,它是由成都十六家商户共同经营,后被北宋朝廷收为官府经营。

北宋交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是四川土话,就是票证、票券的意思,字面上有交合之意,也就是“合券取钱”。

“所谓‘交子”,可能并不ー定是纸币产生后オ起的名称,而是与当时四川的方言、习俗有关,是人们对当时出现的盐茶钞引和其他商业性票据的一种习惯性称呼。所谓相交、相会、相关,都是对照票据而取钱的意思。”

纸币鼻祖——北宋“交子”源起缘灭的历史

1、交子的发展过程

交子最初是由成都富商私自印制,仅限于商铺内部之间互相使用。交子是商家交易时代替金属铸币的一种信用凭证,“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存款人先把一定的现钱即铸币交付给相关铺户,铺户把铸币数额写在楮纸券上,将楮纸券作为票据交由存款人保管。当存款人提取铸币时,需提供楮纸券,铺户收取一定的保管费,时称“纸墨钱”。这种写有存款数额的楮纸券就是交子的维形。

楮纸券上一般盖有商号的印记并有密押等,因没有统一的形制,和普通收据类似,这种楮纸券比较零散。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猛发展,因为交子形式简单、便于携带,这种流通手段得到越来越多富商的欢迎,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此,一些铺户联合开设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而且在印制交子时加入了一定的防伪措施。

由于铺户恪守信用,保证商家随到随取现钱,交子便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家为了避免携带大量铸币,大额交易之时往往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交子进行交易的生意范围扩大,使其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性质和职能。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客户从存入现钱到支取现钱会有一段时间,这样就会有大量现钱留存手中,他们可以利用时间差来赚取利润,而且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影响到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制格式统一的交子,每张交子的面额临时填写,“书填贯,不限多少”。至此,交子在逐步地发展过程中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慢慢走向市场,真正成为纸币。但因为当时尚未得到政府认可,故称之为“私交子

纸币鼻祖——北宋“交子”源起缘灭的历史

随着交子影响的逐步扩大,一些奸诈商人或伪造交子牟利,或将铺内资金私挪作他用,导致资金不足,不能兑现,给广大商人造成经济损失,于是对交子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日益突出。

景德年间(1004~1007年),为保障商贸正常运转,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指定以王昌懿为首的十六家商户特许经营,不允许富商随意发放交子,规定:

“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

由此“私交子”的发行取得了政府认可。此时交子流通开始广泛,特别是每年收货丝、蚕、米、麦等作物之时,因需要较多的交子作为支付手段,所以这时交子发行量最多,“每岁、丝、蚕、米、麦将熟,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

这十六家富商对朝廷负有一定的义务,每年要为官府交纳一定的费用,但他们之中也有违规经营,收取现钱之后,有的就“收买蓄积,广置哪店、屋宇、园田、宝货”。这样就等于把钱用于别处,导致他们准备金不足,不能兑现,这自然对交子有很大的影响。后益州路转运使薛田向朝廷建议设立“交子务”,由民办改为官办,得到批准,称为“官交子”。

纸币鼻祖——北宋“交子”源起缘灭的历史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朝廷在益州设置“交子务”,指派官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严格监督交子的印制过程。

天圣二年二月,益州交子务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用以保证人们可随时党取现钱,首届发行“官交子”

从此,交子成为宋朝川陕四路的法定货币,与铁钱相权而行。纵观交子的发展过程,有学者认为交子前期是汇票的性质,后期是货币的性质。

2,北宋发迖的商业信用的推动

北宋时期,商业信用非常发达。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为了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就需要及时解决现钱兑换问题。为此,借贷、质、押、典当、赊买赊卖、预付款等商业信用方式在民间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在商业信贷关系的基础上,宋代商品买卖中,已存在“赊”的现象。买主可以先行拿到货物,将货物出售后,再反过来给卖主支付现钱。“赊卖”的兴起,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一个突出方面,标着商品经济发展的进步。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最大利益,朝廷颁布相关法律,限制债务人的权限,让其诚信守约,减少债权人的信用风险。

对赊买,立法比现钱交易严格,不仅要立契,而且要抵押、担保。如,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六月敕令,“在京都商税院并南河北市,告示客旅等,自今后如将行货物色,并须只以此一色见钱买卖,交相分付。如有大段行货,须至赊卖与人者,即买主量行货多少,召有家活物力人户三五人以上,递相委保,写立期限文字交还。如违限,别无抵当,只委保人同共填还。若或客旅不切依禀,只令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别无有家业人委保,官中今后更不行理会。

宋代信用的繁荣在当时产生积极效果,政府的禁榷制度、货币供给的有限性货币分区域流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交引、交子、会子等大量创新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些不利因素。宋代的信用地也为以后历朝和其他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纸币鼻祖——北宋“交子”源起缘灭的历史

3、交子的作用

交子作为货币的一种,是作为铁钱的价值符号和代表来行使货币的支付职能和流通职能的。交子的出现,是北宋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商品交换的进步和发展。首先,交子的诞生,给四川的商贸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稳定了四川的社会经济。

时人说:(交子)贸百金之货,走千里之途,卷而怀之,皆日铁(钱)不如楮(交子)便也”

其次,交子繁荣了成都市场,加快了商品的周转,使成都得以成为北宋第二大都市。最后,交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南宋元明清纸币的制造、发行和管理提供了经验。

管理交子印刷和发行的机构交子务,相当于今天的官办印钞厂。人员包括监官2人,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共计182人。

益州交子务的具体地点在今天哪里,以前有成都净众寺说和成都椒子街说,其后胡昭曦先生通过研究认为其可能设在宋代益州衙署,但也仅仅是推测。

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为改变交子滥发情况,北宋政府又实行了一次纸币制度的改革,把交子改为“钱引”,后来也称“钞引”。

《宋史・食货志》记载

崇宁四年,朝廷“令诸路更用钱引,准新样印制,四川如旧法”。

即四川依旧使用官交子,而其他地方印制新式样纸币,不叫交子,而称为“钱引”。钱引的印制要好于交子,用三种颜色套印,纸张、印刷、图画及印鉴都很精美。

大观元年(1170年),政府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

崇宁五年(116年)由于推行钱引乏力而罢印。

大观三年(110年),钱引正式推出,继续分界发行,但不置钞本,不许兑换,且不断增发,引起通货膨脈,导致大跌。

此后经政府采取措施钱引的发行情况有所好转,四川地区一直行用,到南宋末年,四川发行四川会子。

至此钱引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作者:申报七十七载(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03032561713203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北宋   历史   经济   宋朝   四川   宋仁宗   成都   法律   张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