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网络整理 2019-06-28 国内新闻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语言天才,我们都能够想到辜鸿铭,辜鸿铭确实是会很多种语言的,而辜鸿铭身上,除了语言天赋外,此人可以说还是一个非常怪的人。

辜鸿铭一度被认为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可见辜鸿铭是多么厉害,今天我们再来说一个民国的人物,这个人物在语言天赋上毫不亚于辜鸿铭,甚至比辜鸿铭还厉害。

他是谁呢?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厉害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对陈寅恪事迹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陈寅恪在外国留学长达十八年之久,这十八年陈寅恪将自己的语言锻炼到了很高的境界。

陈寅恪在梵文上的造诣是非常高的,他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长达两年时间,后来又前往柏林大学学习梵文和东方古文字长达四年时间,回国后陈寅恪又在北京研究梵文长达四五年之久。

其实,陈寅恪的一生,除了在梵文上有精深的研究之外,他还精通二三十种语言。日语、英语、法语、俄语、德语,陈寅恪都会。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除了会外国的语言外,陈寅恪对古语也是有精深研究的,满文、突厥文、西夏文、中古波斯文、拉丁文、马扎尔文等陈寅恪也都有研究。

语言的掌握对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的语言多,就能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真相。

有一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证明陈寅恪在语言上带给他的各种便利。

陈寅恪有一段时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讲课,他说唐朝人在翻译佛经的时候,采用的是音译的方法,这种翻译的方法出现了很多错误。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他还给同学们讲了一个自己发现的错误,陈寅恪对同学说,唐朝著名大诗人王维的字是摩诘,“摩诘”这两个字在梵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摩”指的是降伏的意思,而“诘”指的是恶魔的意思,如果按照这样的翻译来说的话,大诗人王维就是名降魔,字恶魔了,陈寅恪将这个故事说出来的时候,引得同学哈哈大笑。

在和外国人的合作上,外国学者也见证了陈寅恪的渊博语言知识。

有一回,俄国人在蒙古附近发现了几个突厥碑文,各国的语言学者纷纷研究这些突厥文是什么意思,但是外国学者都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后来有人请来陈寅恪来研究这些突厥碑文,陈寅恪的研究结果让国际语言学者纷纷夸赞。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唐德宗和吐蕃会盟时候的碑文,当时法国著名语言家沙畹、伯希和等人都研究这段碑文了,但最后还是没有研究出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陈寅恪出来翻译,陈寅恪的翻译结果也得到了诸位学者的赞同和夸赞。

陈寅恪的语言知识已经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寅恪受到牛津大学的邀请,为牛津大学主持东方学和汉学。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欧洲的很多学者都想听陈寅恪的课,当时来了很多牛人,但是除了沙畹、伯希和等人外,很少有人能够听懂陈寅恪讲的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牛人都听不懂陈寅恪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陈寅恪在讲课的过程中,广泛引用古今中外的知识,不用说这些牛人有没有涉猎这么广泛了,仅仅语言,很多人就已经被排除在陈寅恪的课堂之外了。

辜鸿铭是一位语言天才,其实民国还有一语言天才,会二三十种语言

本文作者:朗照千江月(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683350408206797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辜鸿铭   陈寅恪   语言   伯希和   沙畹   王维   我在宫里做厨师   牛津大学   国学   唐朝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   唐德宗   蒙古   清华大学   日语   英语   欧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