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左传启示录·三则关于“反省”的小故事

网络整理 2019-06-26 国内新闻
左传启示录·三则关于“反省”的小故事


(了解左传就是了解大多数人。)

“‘俭为共德,侈为大恶’: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在左传故事中,明知大德而成为表率的人有之,明知大德反做大恶的人有之,明知大恶却不悔改的人有之。就像人可以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反省一样,这些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有意思的是他们似乎从来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在鲁庄公二十四年中,有三个人做出了三种行为,非常好的诠释了自我知觉理论中的三种涉及“反省”心理的行为。从中,我们也可以看一看自己有没有被“自我知觉”所控制。

-----------------------------------------------

鲁庄公:你不用劝我,我就是故意的。

《左传》:“鲁庄公二十四年春,雕镂桓公庙的椽子,这件事与去年用红漆漆庙柱一样,因为都是僭越周天子的礼仪,所以都是不合礼制的。”

《春秋》王鲁,所以鲁国应该是道德模范才对,但是为什么鲁庄公从来不反省那些僭越天子的违礼行为呢?这里我们可以用自我知觉理论来大胆预测一下鲁庄公下一步的行为:

1、人们很多的行为都是预先计划好的,因此不再需要进行包含在归因过程中的事后解释,即:有预谋的、有计划的、主观的行为根本不会产生反省。

果然,左传记载“夏,庄公去齐国迎亲”,而公羊传解释道:事实上,庄公去齐国,非是亲迎,而为淫佚。外淫为大恶,《春秋》为之避讳,好像庄公是为亲迎才去了齐国。按《春秋》礼制,国君不越境逆女,当遣大夫迎接,至境内方逆女。由此可见,庄公去齐国,真实目的不是迎亲。

2、相比“经常”的陈述,当用“有时”来作为某件事的描述型词语时,就导致了自我知觉上的“支持与肯定”行为,即:越是偶然作出的特异行为越会被判断为“我就是那样的人”一类的描述。

所以,哪怕鲁国的臣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鲁庄公,还是不能打消他僭越周天子之礼的行为,因为在他眼里面,“用周天子的礼制”才能表明“那就是我”。这个结果也和御孙劝阻之词相符合,“下臣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先君具有大德,而国君却把它放到大恶里去,恐怕不可以吧?

一个人真心相做的事情总是能带来强烈的情绪和生理的唤醒,这它不一定都是坏事;更重要的是,不要总是回忆过去偶然发生的“特异之恶”,因为它会把你带进坑中!这才是需要反省的地方。

-----------------------------------------------

哀姜: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要。

《公羊传》:《春秋》原文用“入”和“书日”是为难之辞。因何为难?夫人不肯立即顺从公,无法使其进城,直到与公定立了远媵妾之约后,才进城。

鲁庄公为了哀姜那是拼了老命的,不顾家国天下的反馈,一门心思去齐国和哀姜私会,直到把对方娶回鲁国。既然鲁庄公是一位有权力、有财富、有热情的国君,为什么哀姜还要“约法三章”才进城呢?她又为什么要为难鲁庄公呢?

1、人们的内部状态,例如态度与情绪,常常驱使其在一个特定情境中以某一特定方式行动,即:在这些情形中,我们清楚为什么我们会以特定的方式行动。

哀姜了解自己的态度与情绪,知道自己来到鲁国是为了什么,但她也知道鲁庄公是什么德行!“经常”上杆子贴在自己身边并不等于“鲁庄公爱她”。所以,只有做好一名合格的国君之妻才是正题,即:《公羊传》,“夫人要挟庄公,并非大恶,因妻事夫有四义,君臣之礼、父子之恩、兄弟之义、朋友之道。”而管理后宫也是正道。

2、人的情绪是一种不稳定的唤起,并且造成这种唤起的原因在情境中是显而易见的,即:情境中的诱因很容易造成情绪波动,虽然我们知道自己正经历着怎样的情绪,但停不下来。

哀姜可以做好面对鲁庄公的准备,但是她无法事事都“理性”,因为有些情境会让她身不由己。《左传》:庄公令宗妇进见,用玉帛作礼物,这是不合于礼的。御孙说:“男人进见的礼物,大的用玉帛,小的用禽鸟,以所执物表明身份等级。女人进见的礼物,不超过榛、栗、枣、干肉,以表示诚敬而已。现在男女礼物相同,这是男女没有差别了。男女有别,是国家的大法。而由于夫人使之混乱,恐怕不可以吧!”

态度—情绪—态度,人可以准备好态度和情绪去解决一个问题、作出一个选择,但是情绪不会随着事情的解决就消失了,它还会影响之后的事情。防止把上一件事的情绪带到下一件事之中,这才是需要反省的地方。

-----------------------------------------------

曹伯:我的情绪来了,我就是要任性一回。

《左传》:冬,戎国攻打曹国。

《公羊传》:“曹郭公”者,好像“郭公”为曹伯之谥号,以此表明曹伯已战死。

比“预先计划”和“态度情绪”更接近生活的是“无意识自动发生的行为”,因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并不是行动前对内部情感和态度进行思索的产物,即:如果不被特别问及,谁也不会对习惯性行为进行反省。曹伯的事件过程很短,但其中对于普通人的启迪却最大。

1、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无需求助于已有态度或心理状态就发生了,即:无意识习惯和微妙情境压力协力促成了行为的形成。

战争是最需要反省的地方,因为随它而来的可能就是死亡。面对敌人,曹伯很勇敢;作为国君,曹伯很愚蠢。《公羊传》:戎将侵责曹国,曹羁进谏:“戎师众多,又无道义,君请不要亲自应敌。”曹伯说:“不可。”曹羁劝谏了三次,曹伯都不听从,于是曹羁离开了。君子以为曹羁此举符合君臣的道义。

2、有时我们从生理唤醒与情境中得到的信息是混杂的,从而导致了归因的两难,即:内心没有定见,遇到事情时,自己体验到的情绪很容易被外部情境的明显方面给带偏。

面对戎国攻打曹国,为什么曹羁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曹羁的三次劝阻,为什么曹伯仍要出城迎敌?因为曹羁通过分析得到了“内心的定见”,没有受到情势的影响,而曹伯则已经被情绪给吞没了!《公羊传》:曹羁是什么人?是曹国的大夫。据三世例,曹国没有大夫,此书为何书曹羁?因为他有贤德。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故三谏不从而去之,得君臣之义。

当自我知识(关于自己的清晰而突出的信念)征服自我知觉(自我反省)后,会让人不需要通过当前信息来反省自己的行为。曹伯被“曹国国君”的自我信念给控制了,他失去了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当习惯性行为给我们“扣 帽子”时,我们就要学会反省了。

本文作者:左传心理学(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639394017561857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左传   鲁庄公   哀姜   春秋战国   春秋   公羊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