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信息网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千字读完琼州地图史 历代全国舆图中的海南岛

网络整理 2019-05-14 国内新闻

现存涉及海南的最早地图,是以两方石刻传世、备受关注的北宋《禹迹图》。这是一个沿革图,标注的是“古今州郡名,古今山川地名”,已明确了上北下南、方格比例尺等基本要素。

在《禹迹图》中,海南岛为东西向长轴的扁形,长短轴比例约为2.5:1,北部分别标注“儋、琼、崖”,南部分别标注“振、万安”,中部为“生黎峒”。方位基本正确,不过州郡名却是唐代的,应是传承了后世已亡佚的唐代舆图。

一千字读完琼州地图史 历代全国舆图中的海南岛

1636年《皇明职方地图》中的海南岛。 何以端 搜集提供

基于《禹迹图》的宋代地图版本有若干个,大同小异,个别号称是唐代的,不过图中海南的州、军,皆是宋代名称。

元代舆图存世甚少,最权威的是大德十一年(1307年)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首刊有十四幅舆图,初创分省地图先例。其《湖广》图幅,清晰标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地广图狭,海南岛是更瘦的长条,被勉强挤压于两广之下,聊胜于无而已。

一千字读完琼州地图史 历代全国舆图中的海南岛

从康熙六十年(1721年)《皇舆全览分省图·广东舆图》截取的海南岛地图。 何以端 搜集提供

明代全国性舆图中,崇祯九年(1636年)的《皇明职方地图》是成熟之作,由兵部职方司主事陈组绶编成。图共20幅,海南在《广东地图》中,十三个州县齐备,且以固定符号标示府、州、县不同级别。还标示不同方向出海的全岛七条大河,方位基本正确。但全岛轮廓依然脱胎于《禹迹图》,长短轴比例仍为2.5:1。

古舆图中的海南岛未必都“瘦”,也有“胖”的,如明代《广舆记》《广舆图》中的海南岛,长短轴比例就接近1:1。此外,外轮廓还有近似矩形或菱圆形的,种种变化,恰恰说明当时人们对此难于认识。

晚明时期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地理和测绘概念。曾认真学习西方科技的清康熙皇帝,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期间,深感缺乏详细地图之困,晚年集中大量优秀人才,包括外国传教士,历时十年绘成《康熙皇舆全览图》,并先后编排若干版本。

一千字读完琼州地图史 历代全国舆图中的海南岛

《禹迹图》拓本,下方为海南岛。 何以端 搜集提供

这是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地名标示空前丰富,不但是我国地图学上的划时代成就,而且此后数十年间在欧洲受到持续重视和追捧。康熙图的很多规范,一直影响至民初。

在康熙图中,海南岛图表现亮丽。其标注不但囊括了所有的州县,主要的山、河、港口,还标示了诸多的军营、巡检司、驿道铺舍,中部山区专门标出一条虚线,显然是“生黎”地域线。同时全岛轮廓终于变“胖”了些,但仍嫌偏长,长短轴之比接近2:1。

一千字读完琼州地图史 历代全国舆图中的海南岛

1307年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复制件,正下方有海南岛的标识。 何以端 搜集提供

150年后,地理学另一个巅峰之作的同治《广东图》,全岛轮廓继续尊奉这个比例。

清末宣统版的《广东舆图》中,海南岛轮廓线终于接近现代模样了。轮廓线的变化,直观反映出测绘技术的进步。

文/本刊特约撰稿 何以端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文作者:三亚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33271489514752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海南   康熙   北宋   明朝   宋朝   元朝   同治   广东   地理   测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